秋冬时节,感冒咳嗽频发,相比西药抗病毒的低效,中医在治疗感冒咳嗽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。因此,自行到药店买中成药来对抗感冒咳嗽成为很多患者的优先选择。
然而,很多人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,上一次用起来挺有效的药,这次为啥就怎么吃都不见好,甚至有时候会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。
中医的用药讲究辩证,要想找到最适合的药,首先要知道咳嗽是怎样一回事?
中医指出: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,导致肺失宣肃,肺气上逆,冲击气道,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。从病因来看,咳嗽有很多的分型。
《景岳全书·咳嗽》提到:肺为五脏之华盖,肺又开窍于鼻,外合皮毛,而肺为娇脏不耐邪侵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各种外感邪气导致的咳嗽。
咳嗽的辩证需要从脉象、舌苔、痰液颜色等等进行了解,例如:
风寒咳嗽者,舌苔薄白、脉浮或浮紧、咯痰稀薄色白,常伴鼻塞、流清涕、头痛、肢体酸楚、恶寒发热,无汗等表征;
风热咳嗽者,舌苔薄黄,脉浮数或脉滑、咳嗽咳痰不爽、痰黄或稠粘、喉燥咽痛,常伴恶风身热、头疼肢楚。鼻流黄涕、口渴等表热证。
这些辩证较为复杂,而且很多咳嗽往往存在相互转换的过程,加大了我们辩证的难度。